物料管理系统在船舶行业的船舶物料管理及数据采集
2012年8月10日
物料管理系统通过建造线表、负荷分析、主计划、搭载网络、分段堆放布置、中日程计划、工作包派工单、日生产实绩等数据的建立把整个造船生产流程完整地串连起来把作业日程及作业任务从粗到细逐级分解,从而能保持信息连续性,准确高效地控制整个造船生产过程。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通过“计划、控制、反馈”三步曲,实现整个生产业务流程的组合,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计划管理将先进的管理思想融合于软件设计之中,通过主生产计划(MPS)和物料需求计划(MRP)帮助企业解决“需要生产什么”和“什么时候生产”,以及相关的物料何时采购等问题,从而达到降低库存和确保交货期的目的。车间管理以物料、物料清单、工艺为基础信息,以计划管理产生的生产任务单为数据源,通过MBOM(制造BOM)产生生产投料单与生产领料单,通过工艺路线产生工票,进而排出每周甚至每天每个车间班组机台生产作业计划,并及时汇报生产实况,帮助企业实现对车间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同时实现对设备的计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
船舶的生产过程是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各生产车间、工种、船只在时间、空间上相互交叉作业。传统的办法是依靠经验编制粗线条计划,通过开调度会与现场协调的方式来管理各类生产活动,做到各工种及各类生产活动大致协调。采用此种方式编制的计划存在这么几种情况:一方面,由于船的种类不同带来的深度不同,另一方面,由于编制者的喜好习惯和经验不同所带来的计划形式不同。并且,由于各类计划在编制时,编制者往往多侧重于自己部门或自己熟悉的专业方面的项目而忽略相邻部门或专业的项目,从而影响了各类计划相互间的连贯性,造成计划的结合部位出现计划管理上的死角继而延误生产进度。因此,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凭借经验或预感的管理手段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提出一个更好的管理办法来替代。
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规范化,应用成组技术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实现可重构、可裁剪的动态生产计划管理系统,使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获取大批量生产效益。并针对大型船舶这一复杂产品在生产各个阶段多专业多工种并行施工的特点,面对日益缩短船台和码头占用时间的要求,应用现代造船技术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组织生产,船体制造按分道、区域、阶段进行管理,舾装和涂装在区域内与船体同步展开的壳舾涂一体化作业方法对场地资源、造船物资、加工起吊设备、人力资源等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调配,辅助生产计划的制定、实施管理和动态调整,促使造船生产从调度型改变为计划可控型。
系统功能
生产计划的编制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在满足企业经营的五到十年的长期计划及三年滚动计划的基础上,着重以企业的年度生产计划为依据。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企业的整体建造线表及各类生产计划所应满足的资金使用计划,按照计划编制标准进行计划的编制与计划的协调。同时,还应从单船一体化计划方面考虑,以单船建造方我国目前中小容量机组(200MW及以下)在火电厂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机组的监控模式为模拟控制系统加以常规仪表为主的数据采集系统。这种监控模式存在着检修维护工作量大、没有可靠的历史记录等缺点。而且常规模拟仪表也进入老化淘汰期,设备可靠性明显降低,某些仪表的备品备件也得不到保障,因此中小型机组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工作已势在必行。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类似系统的研制经验,开发出一套经济实用的FDC-Ⅱ型分布式发电厂运行实时数据监测系统,既可用于中小机组技术改造,又可应用于变电站、供电局等电力生产、管理部门。该系统目前已在山东省某150MW火力发电厂投入实际运行。针、施工要领为依据,把船体计划、舾装计划、涂装计划等合理组织,明确相互间依赖关系、各计划先后程序及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协调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造船生产计划的编制特别强调数据说话。编制过程中,需用大量的数据来计算平衡计划、调整计划。因此,生产计划的编制还应根据设计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参照相似船的工时定额数据及关重设备的负荷状况,不断将实际生产情况反映到计划的编制的过程中去,使编制出的计划更加科学化和更加合理化。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和“中国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带动下,自2003年起,国际航运市场保持多年景气行情,航运费率连年保持历史高位,国际船市与航运市场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航运市场作为造船业产业链上的下一链条,其兴旺与否直接决定造船市场的发展快慢,因此,造船市场也随之出现了连年的高位运行a.数据采集通用性较强。不仅可采集电气量,亦可采集非电气量。电气参数采集用交流离散采样,非电气参数采集采用继电器巡测,信号处理由高精度隔离运算放大器AD202JY调理,线性度好,精度高。
b.整个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软、硬件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数据采集部分采用自行开发的带光隔离的RS-485网,通信效率高,安全性好,结构简单。后台系统可根据实际被监控系统规模大小及要求,构成485网、Novell网及WindowsNT网等分布式网络。由于软、硬件均为分布式、模块化结构,因而便于系统升级、维护,且根据需要组成不同的系统。
c.数据处理在WindowsNT平台上采用VisualC++语言编程,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界面友好,可实现网络数据共享。
d.整个系统自行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对发电厂原有系统的改动很小,系统造价较低,比较适合中小型发电厂技术改造需要。
Tags: 物料管理系统 物料需求计划 数据采集系统 车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