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企业管理者都是PMC和物料管理“控”

2012年7月19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被戴上一顶是什么控的帽子,企业管理者在这股潮流中也没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就当下最流行的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企业管理未来发展所走向的一个大局势。要想摆脱这种局面,那么就要重新对企业的生产运作体系进行有效的掌控,首先需要对PMC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

     随着经济发展的专一化,我国目前在国内成立了很多PMC部门,因为很多的生产企业都意识到了PMC的重要性。但是,在大部分生产企业的实际应用中,PMC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的生产运作体系仍旧是处于一种失控的状态。 很多企业对PMC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如何去用好PMC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导致企业在PMC的实际运作中容易走极端。要么是极度弱化PMC的职能,仅仅只是用PMC来协助市场销售或生产部门的工作,根本就没有PMC发挥其全局统筹、指挥调度功能的机会和空间;要么就是极度强化PMC的作用,在生产运作体系中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影响到生产的,PMC就必须去主导跟进解决。这样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导致PMC真正的强项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无法充分的发挥其全局统筹、指挥调度的作用,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混乱。

    那么在做好PMC上企业管理者除了要保证生产运作体系的核心,发挥着全局统筹、指挥调度的作用和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处理以外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二件一资”就很重要了,首先、在组织架构上必须保持PMC的独立性,这是PMC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前提条件。其次、PMC必须具有充分的指挥调度权,这是PMC能够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基本条件。最后、准确的BOM和产能资料,这是PMC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的核心资料。但企业管理者们主要是看到PMC的功能是PMC功能控,资源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这类计划中资源的使用情况是精确到的设备、工装、人员的分秒,用户可从看到任意事态的资源占用情况。生产作业中的物料、中间品的情况精细到具体的工位、占用的工序时间、相关的供应商或库存,批量数量等。
  物料需求计划:由于物料需求是和生产工序一起动态存在的,不是用BOM静态产生的,物料需求有精确的时间,原则上是上到工序的产出品作为下道工序的需求物料,只有上工序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工序时才产生物料需求,并要有供应商精确的到货品时间。物料需要的量、时间和位置都很精确。为直接从供应商准确订货提供了依据。而对库存物料的需求数量相对很少。
  资源使用计划:用户看到任意时刻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资源使用率。如不满意,可以人工调整以达到最佳情况,并可用于帮助调整企业的设备需用计划。
  库存计划:PS-D产生的计划精确到分秒,而且尽可能的用生产能力去满足需求,以APS资源约束原理计算出的结果为依据做出的库存计划不但非常精确而且大大的减少库存量。
  采购计划:由于有了订单才产生生产排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计划的精确到分秒、工位,采购计划也更准确,采购量也更少。
  成本计划:用户可看到订单的成本,而且可以看到中间品和在制品的成本。调配排产计划,订单的成本也变化。可在满足订单的情况下,调配排产得到最大的利润。
批量跟踪计划:由于工序中每道工艺都有严格的资源使用和记录。某人某台设备何时加工的某产品的某一步都记录在案。产品跟踪起来很方便。
APS系统已从概念推广逐渐走向实际应用阶段,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显示了APS在生产管理方面的强大优势和进一步挖掘的巨大潜能。其专业开发APS系统的少,现以APS行业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永凯公司APS 为例,APS能为制造业解决的实际生产问题,达成精益化生产,即时透明化。
  PMC最终就是使物料管理规范化并提高物料管理的水平下面举个精益生产的案例:曾经在设计一款软件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出了一些问题,其实这个功能很简单,开发人员不是不能做,而是一旦自己去开发的话,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布周期,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借助外力来实现了,因此我们找到了一个做共享软件的个人,正好他已经有一个成型的东西了,为什么要找个人呢,因为个人比公司来说,更容易谈成,并且价格也不会很高,记得当时只花了2000块钱就把这个功能搞定了。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明PM手里一定要有一些外部的资源,尤其是合作伙伴的资源,行业不限,积累足够多的外部资源,可以使你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不过应该注意一点的是:产品的核心一定要在自己手里,并且合作要考虑成本,还要采用合适的合作方式。 一旦有足够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自己产品的外延大大地延伸了,这对于自己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这就PMC备受关注的原因也是他强大的功能所在。所以我说企业管理者都是PMC物料管理控。

Tags: 物料管理  pmc  物料需求计划  物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