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物料管理怎么使用物料追踪表

2012年7月24日

     物料追踪,是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例如产品质量方面的差错,生产成本的增加等等。一般的造船厂应该有相应地物料管理软件的吧。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追踪了。物料跟踪管理目的是:降低物料消耗,加强物料采购的质量管理。但是我们不能把公司的所有的物料都进行跟踪管理,如果这样做可能付出的成本会很大,得不偿失。所以就要把物料分成跟踪物料和一般物料(不适合采取跟踪得物料),跟踪物料应当有以下特点:价值高(单一价值或综合价值)、易跟踪、能重复使用等,对这些物料用相对少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跟踪管理会取得明显的效果。对一般物料可以采取机制管理、限额管理、物料定向发放等措施。当然物料管理采取一些软件管理进行配合会更好,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采取的方法要切合实际,而且便易操作。

使用ERP与目标管理法就能很好的发挥物料追踪的作用。目标管理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组织的管理者和下属人员一起,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目标的措施来实现管理任务的根本管理方法的,也就是,运用集体智慧的结晶,贯穿目标的全过程都是互动的。目标管理法和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有许多特殊的优点,传统的管理方法,把目标计划强加给下属人员,这样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束缚了下属人员的能动性,目标管理法正是由于它在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吸取了下属工作人员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从而提高了制定目标的准确性和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目标管理法的这个特点,ERP是完全适用的。
  大家利用计算机平台,充分地得到信息共享和互动。比如编制生产计划,本身就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的过程,有好多层次,主导产品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车间日程计划等等,如果在编制计划时考虑的制约参数很多,编制计划的难度就相当大,比如设备负荷、人员配备、周转器具都影响加工能力,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编制出计划的结果也是不同的,需要来回测算,尽量达到比例、均衡为止,企业生产变数太多,计划也是多维的,建议在编制计划时,既不能只简单的考虑库存数量,也不能对其它因素的影响于不顾,要抓住主要矛盾,灵活运用。
 准时生产方式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可用现在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也就是JustInTime(JIT)一词所要表达的本来含义。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的生产系统。它是随着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迈进,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JIT追求的首要目标是通过适时适量的生产,来彻底排除浪费以降低成本。实现JIT的重要手段是看板管理。看板的主要机能是传递生产和运送的指令。在JIT生产方式中,生产的月度计划是集中制订的,同时传达到各个工厂以及协?作企业。而与此相对应的日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或总装配线,对其它工序的生产指令均通过看板来实现。即后工序“在需要的时候”用看板向前工序去领取“所需的量”时,同时就等于向前工序发出了生产指令。日生产量的不均衡以及日生产计划的修改都通过看板来进行微调。看板就相当于工序之间、部门之间以及物流之间的联络神经?而发挥作用。

ERP终究是一个体现生产管理思想的工具,工具不能代替决策,但可支持决策。ERP用规范的程序,把问题暴露出来提呈到管理者的面前,比如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需求、主生产计划对详细生产计划的需求。事实上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决策程序,数据搜集、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最后的结果只是表决和定夺而已。ERP系统可以为决策者们提供准确的量化数据和分析报告。
  现在普遍认为,决策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其中个人的主观经验占很大的比重。事实上,在好多管理书籍里,不乏这样的例子,他们把一些情况,参数都设计好,把参数都设成已知数,然后用公式算出结果,最后强调“决策”的重要性,但最为关键的是如何搜集这些参数却是一个难点,好些书籍都没有涉及,应该说只要具备了数据,决策就不再困难。从数理统计理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段的进步,一些经验是可以转化成数据的,定性可以向定量转化,ERP可以帮助人们做到这一点。因此作为ERP和JIT是相通的、一脉相承的,用ERP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JIT。

Tags: 物料管理  ERP  物料追踪表  物料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