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中如何利用库存管理提高企业经济
2012年7月31日
仓库管理时仓库中的物料进行分类管理是必须的。如一家最简单的生产型企业,其仓库中的物料至少可以分为成品与原材料两种。不过更多的企业,在划分物料类别是会更加的细。如原材料可以分为零件、包装材料、辅助材料;而成品也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现在项目管理员需要考虑的是,该分到哪一个级别为止?笔者认为,在考虑分类规则时,要兼顾如下几个因素。
一是统计的需要。如在统计库存金额时,是否要按明细来进行统计。如是否需要对成品库存按手工工具、电动工具等类别来统计库存金额。如果需要的话,那么就要这个类别来进行划分。
二是根据发料的需要。如在原材料发料或者成品出库时,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类别的材料。此时为了管理的方便,最好能够按人对物料进行分类。如此的话,就可以通过权限控制,不同的人员只能够维护自己所负责类别的物料的单据。防止其他用户不小心的误操作。
三是根据成本核算的需要。在核算材料成本时,有可能管理者需要对成本进行细分,如分为零件成本、包装材料成本、辅助材料成本。此时就应该至少将原材料分为这三类。然后在统计时才能够根据零件类别来统计成本。库存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本系统通过对仓库、货位等帐务管理及入/出库类型、入/出库单据的管理,及时反映各种物资的仓储、流向情况,为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通过库存分析,为管理及决策人员提供库存资金占用情况、物资积压情况、短缺/超储情况、ABC分类情况等不同的统计分析信息.通过对批号的跟踪,实现专批专管,保证质量跟踪的贯通。 仓库管理主要针对仓库或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和搬运以及存储自动化等的管理;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库存项目,即企业中的所有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及产品,以及起辅助物料。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在供、需之间建立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之间,最终装配需求与零配件之间,零件加工工序之间、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矛盾。 把库存看作生产用物料的人也有类似的近视病。一般说来他们相信库存多些更好。它可为抵挡“蛮横的命运女神的投石器与箭”──变幻莫测的客户,蹩脚的供应商,不正常的机器还有墨菲定律──提供缓冲软垫。库存多一点为好,以防万一。他们也并未考虑投资的回报。这两种人都把他们的思考局限于产品库存──同被生产出来并卖出去的货物有关的物料。
真正的专业人员懂得还有其它两类库存:生产前的物料与维修用物料。它们二者都需要显著的投资(虽然有些会计人员把大量的项目作为开支冲销),二者对制造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二者都可使用正式的计划与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与库存控制的优良技法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这两类库存的采购与补偿问题超出了本书的范围。第四条原理确认这种管理是必要的。
原理4.制造控制要求对所有的三类库存有效地加以管理。
在商业界时常听说三种陈词滥调:
1. 你不能从空的货车卖货。
2. 库存是企业的墓地。
3. 你们为何不多制造点──我们好一直使用它们。
这些评语说明在达到合理的库存决策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库存虽代表一家公司总资产的相当大的一部分,但难得有其它业务问题受到人们如此的偏袒。销售部门把库存看作良好的客户服务所不可少的,而倘若当应该发货时有什么物品缺货的话就感到是制造部门失责了。财务人员相信库存是一种必要的祸害,因为它束缚了资金,本来可以更好地使用于别处的。车间人员不易理解持有库存的代价而时常由于库存控制措施给车间带来明显不便就以感到沮丧的态度来对待这些措施。显然,问题是由于他们各自都是从狭隘的观点而不是从公司总体的观点来看待库存的。
然则从公司总体观点来看什么是库存呢?库存在一家企业中的作用犹如一辆汽车的悬挂系统,销售量的起伏可由库存来吸收,犹如汽车的弹簧可吸收道路的颠簸。没有库存,如果要不使对客户的服务受到损害就必须使生产直接响应销售。库存还解脱具有不同生产速率的各个制造作业。批量库存使得较少生产调整与更高的机器利用率成为可能。在制品可以防范由于不稳定的物流引起的人员与设备的停工。
库存管理主要是: “与库存物料的计划与控制有关的业务”,目的是支持生产运作
在前面讲过制造中三个冲突的目标是良好的客户服务、最小限度的库存投资与高效的工厂作业,而制造控制工作就是为公司的最大利益去协调这三个目标。库存对于作出良好的客户服务,通过保持生产以相当速率运行并运作合理规模的制造批量从而使工厂更有效率地运行都是必要的。库存并非一种必要的祸害而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减震器。
然而,虽然持有一些库存是必要也是有用的,库存过多却是有害的。在大多数公司里,资源都是有限的:用在库存上面的金钱对于改进工厂、给股东支付红利、开发新产品以及一家朝气蓬勃的公司对资金的其它用途也是需要的。过量的库存没有用处而只是束缚了资金。
因此,从公司总体的观点,考虑每一种资金需求的利益与代价来平衡库存投资与其它资金需求是重要的。这种平衡所要求的决策可分为四大类:
1.库存投资与客户服务之间希望有什么样的平衡?
在具有有效的制造控制去执行管理政策并有意料之外的需求或供应中断发生的地方,库存持有量与其所造成的服务之间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关系。库存量越低,欠交与缺货就越多;库存量越高,服务就越好。
2.库存投资与改变生产水平所伴随的成本之间希望有什么样的平衡?
如果生产必须响应销售率的变化而波动,则过大的设备能力、加班加点、停工、雇佣、培训与解雇工人等有关费用将升高。库存可以阻滞这些波动。
3.库存投资与发放补充库存的订单之间希望有什么样的平衡?
频繁地运行工作或以小批量多次发放采购订单可以降低库存持有量。这样做的结果是高的生产调整与采购费用、过多的其它作业开支与失去了数量折扣。
4.库存投资与运输成本之间希望有什么样的平衡?
例如,为每小时移动工件去提供劳务与物料搬运设备比之每日移动工件要求较大的开销。运输方式越快,成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