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管理理论中的工艺流程和物料清单

2012年8月27日

1,工艺流程包含物料管理理论:
工艺流程中的每个工作都带有所需物料以及产出物料的信息,所有工作之间用逻辑关系连接
在一起的同时,所有工序的物料信息也连接组成物料流程图。工艺流包含物流,这是一个重要的PRM基础理论。这个理论的提出否定了长期用于ERP 的BOM 图的方法,以及JIT的方式,以单一的工艺流程代替以前分别存在的工作流和物流。这样计算出来的物料信息同时包含了工序的全部信息,特别是有了精确的投料和产出的时间,对于生产过程控制、库存管理、企业减少资金占用意义重大。
2, 工艺流程的物料投入产出和中间品理论:
每道工序的需求物料,首先从上道工序的产出物料中寻找,没有或者数量不够的,形成物料
需求;每道工序的产出物料,首先满足下道工序的物料需求,没有被下道工序的物料需求所吸收的,形成物料产出。上道工序产出的被下道工序完全吸收的物料,是中间品。这样在一个流程中通过对每道工序投入产出物料的设定就很容易就定义了整个流程的物料需求和最终产出,可以满足多种需求。
3, 资源理论:
在 PRM中,资源必须附加在工序身上,附属于工序。所以一个资源的出现,一定是以某个工序为前提,不存在独立于工序的资源。资源分成三种类别,第一是‘约束资源’,它的定义是:在一个时间只能被一个工序占用的约束条件。约束资源形成了工艺流程在工作时间上的限制。比如一个约束资源已经被某个工艺流程计划所占用,相当于限制了其他占用该资源的工艺流程的工作时间。第二是‘成本资源’,定义是:给工序带来成本耗费的所有‘占用’。比如一个工序对厂房的占用、租用设备的占用等等,这种占用没有时间上的约束,但是造成成本增加,是为了计算工序成本专门设定。第三种很简单,就是兼有约束资源和成本资源两种性质的资源。这才是最常见的资源,比如一般的机器设备、人员班组等等。无论哪种类型的资源,给它一个‘单位时间成本’,只要乘以预计工作时间,就可以计算出‘预计成本’;乘以实际时间,得到‘实际成本’;有了这个资源的每月财务费用以后,除以它的总工作时间,再乘以每道工序的工作时间,就可以得到最接近于实际发生成本的‘分摊成本’。这种成本计算方法,可以解决企业里常见的产产品实际成本搞不清楚的问题。
4, 逻辑关系理论
一个工艺流程体系内,每道工序都可能与其他任何一道工序发生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分成四
种类型:结束开始、结束结束、开始结束、开始开始。最终的计划必须满足所有这些逻辑关系。一个工艺流程中的所有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允许发生循环、矛盾或者逻辑冲突。
5, 强制连接理论:
工序之间除了逻辑关系以外,还有一种特别的关系:允许或者不允时间间隔。如果两个工
序之间不允许时间间隔,那么他们就相当于被强制连接在一起;如果允许时间间隔,那么他们之间可以间隔任意时间。最终计划必须满足这个要求,这在解决混合型企业的生产计划中经常遇到。这个理论很重要,因为在老的ERP和项目管理概念中,流程型就是工作必须连续进行不允许有时间间隔,比如化工、制药,他们的技术特点是化学处理,过程必须连续;离散型就是允许时间间隔,一般是物理加工,如生产汽车先生产车身再入库等到组装时候再拿出来。在PRM 中,这些都简单归结为是否强制连接。企业制订物料需求计划,零件(BOM)表不可或缺。但光有BOM表还不够。应使其发挥作用,具技术资讯管理功能。为此,在BOM表的运用上,应遵循如下要求
做扼要型BOM 表
    筹备物料是生产的基本活动,针对物料筹备的BOM表称为“扼要零件表”。应先有扼要零件表,再有物料的采购。
    编制“扼要零件表”,先要弄清具体的产品,再按每一种产品,查出应购入的零件及材料。接着针对要使用多少材料,设定使用量的单位。
做结构型零件表
    物料筹备上轨道后,接下来就是制造。此时必须做和产品制造步骤相吻合的零件表,即结构型零件表。
 结构型零件表与扼要型零件表的区别是:
产品的构成方法
     扼要型零件表是把所有的零件材料都置于产品之下。相对地,结构型零件表和产品的制造步骤相一致,是按产品的结构去做成。
共同零件的处理
    扼要型零件表是把共同零件集合在一起。而结构型零件表是在构成产品的场所表现出来
库存管理
    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均衡性,需要保有一定的库存,但如何在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和均衡性的前提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的库存量,是库存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产品的现货供应能力
库存管理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一定期间内期望数量的产品有现货供应。通常的判断标准是现有存货满足需求的能力。这个可能性或订单履行比率就是所谓的服务水平。对于单一产品而言,服务水平可以定义为
零库存管理方式
     零库存管理方式,从其本质上讲,是实现精确计划库存,而不是什么东西都不存。管理水准高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立即送给客户,生产所需的物料在验收后,即时投入制造加工,仓库中只存有很少安全存量。
库位规划与配置
1、依物品缴出库情况、包装、方式等规划所需库位及其面积,以使库位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2、配合库内设备(如车、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电源等)及所使用的储运工具规划运输通道;
3、为方便出入库,物品必须面向通道进行保管;
4、出入频繁的物品应配置于进出便捷的部位;
5、同一品种在同一地方保管;
6、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来对物品进行出库操作;
7、将各项物品依品名、规格、批号划定库位,标明于“库位配置图”上,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
库位标示
依层次类别、库位流水编号、通道类别、仓库类别进行库位编号,并于适当位置作明显标示;
绘制“库位标示图”悬挂于仓库明显处
入库控制流程
验收物品
   确定是否有明显缺陷并及时作出补救措施
物品确认
物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检验
发票审核
物品入库安排表
    物品运往何处、位于该处的哪一区、哪一个货架,编码为多少等,然后据之安排装卸作业,以结束物品入库程序。
库存报警
安全库存报警
   根据存货的安全库存量,当现有的库存低于安全库存时,即发出库存补充单。
滞销品报警
   让企业随时了解哪些产品属于滞销品,从而对滞销品进行处理并调整经营策略。
保质期报警
   依企业对物品保质期的设定,使企业在维护信誉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缴库部门开立“进仓明细表”一式二联,连同缴库品送至物料管理部门经收货人员签收并存放于指定库位后,第一联送回缴库部门存查,第二联由收货人员持回执以核对“物品缴库单”;
缴库部门按当日的“进仓明细表”汇总开立“物品缴库单”,送物料管理部门核对确认后第一联送会计部门,第二联送物料管理部门据以转记“物品库存日(月)报表”,第三联留存;
物料管理部门应就缴库内容与“物品缴库单”的内容确实核对,如发现缴库原因、代号、品名、规格、数量、包装或唛头等不符时,应立即通知缴库部门更正。

 

Tags: 物料管理  工艺  物料清单  物料需求